首页 发现 区域 天下 访谈 文化 科技 图片 视频 城事 手机版
综合

田野绘新卷 沃野启新程

来源:搜狐 作者:刘力源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20
摘要:近年来,洗马镇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以种满种足固根基、优质高效提效益、轮作循环可持续为抓手,深耕农业沃土,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精耕细作种满种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田埂上,望着连

近年来,洗马镇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以“种满种足固根基、优质高效提效益、轮作循环可持续”为抓手,深耕农业沃土,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精耕细作“种满种足”,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田埂上,望着连片作物的工作人员有感而发,“秋冬晴暖期正是抢种抢管的黄金窗口,我们必须把‘种满种足’落到实处,让闲置土地‘活’起来,让每粒种子都能扎根结果。”洗马镇地处大别山东麓,拥有耕地6万余亩,如何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实现“应种尽种、种满种足”,是洗马镇党委政府始终牵挂的大事。针对部分地块因劳动力短缺、灌溉不便导致的闲置问题,洗马镇创新推出“土地流转 + 托管服务”机制,通过村集体牵头,引导农户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农业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由专业团队统一耕种、管理、收获。同时,今年以来投入数十万元整修灌溉水渠103.87公里,疏通田间道路近千余米,购置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近百台,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机可达”。

“以前家里的土地,老人种不动,年轻人不愿种,荒了怪可惜的。现在流转给合作社,不仅每年能拿租金,我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小金山村村民王大爷的话语里满是喜悦。截至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3万余亩,带动农户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就业有薪金”的双重收益。

二、优质稻推广“提质增效”,激活农民增收“金钥匙”

“好米不愁卖,价高人人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消费需求的升级倒逼农业生产转型。洗马镇立足本地气候、土壤优势,把优质稻推广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念好“选种、培管、销售”三字经,让“金穗子”变成“钱袋子”。

在品种选择上,洗马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多次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两优5298。该品种不仅抗病性强、产量高,而且米质优、口感好,市场收购价比普通水稻高出25%以上。为让农户接受新品种,洗马镇采取“大户带头 + 示范种植 + 技术培训”的模式,镇党委副书记方艾说道“农户怕风险、缺技术,我们就搞‘手把手’教学,让大户做样板,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护航,就是要打消大家的顾虑,跟着科学种、跟着市场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手把手”教学,从育秧、栽插、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跟踪指导,解决农户“不会种、不敢种”的难题。

龙头山村大户张米田是优质稻推广的“领头雁”。2017年,他率先流转1020亩土地种植优质稻,通过采用“绿色防控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最高亩产达740公斤,亩均纯收入达2220元,比种植普通水稻亩均增收496元。看到实效后,周边农户纷纷跟风种植。如今,张米田成立了浠水县米田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吸纳户农户入社,统一提供种子、技术、收购服务,逐步打造本地特色品牌,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武汉、鄂州等地,年销售额达百万元。

“以前种普通水稻,忙活一年亩均收入才几千元,现在种优质稻,收入翻了一番还多。跟着合作社干,不愁种、不愁卖,心里踏实!”合作社社员张大姐笑着说。截至目前,全镇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3000余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20%,预计年增加农民收入200万元以上,优质稻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三、油菜轮作“循环赋能”,绘就生态农业“新图景”

“‘稻油轮作’是老天爷赏饭吃,更是我们算清‘生态账’和‘经济账’的智慧选择。”油菜播种现场一片繁忙,农技人员与种植户们分工协作,有人查看芽情、有人调试播种机、有人交流管护技巧,众人谈及轮作优势时共识鲜明:“洗马冬暖夏热,正好适配‘一季油、一季稻’,既能养地护田,又能一田双收,再加上油菜花海带火旅游,这也是‘生态美’到‘产业兴’的转化路。”

“春看菜花黄,夏收稻谷香。”在洗马镇,“稻油轮作”模式已成为生态农业的生动实践。这种“一季油菜、一季水稻” 的种植模式,不仅能有效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田双收、粮油兼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农业大户周伟华是“稻油轮作”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他流转800亩土地,采用“稻油轮作”模式,每年种植油菜600亩、水稻700亩。通过轮作,土壤肥力明显提升,水稻病虫害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降低5.1%,每亩水稻产量增加56公斤,油菜亩产达160公斤,亩均综合收益达2820元。“稻油轮作不仅能增收,还能养地,真是一举两得!”周伟华介绍道,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也纷纷采用“稻油轮作”模式,种植面积过千亩。

如今,每到春季,洗马镇的田野上金灿灿的油菜花海连绵不绝,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夏季,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喜人,丰收的希望在田野上涌动。“稻油轮作”模式不仅让土地“活”了起来,让农民“富”了起来,更让乡村“美” 了起来,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生态农业新图景。

四、大户引领“抱团发展”,凝聚乡村振兴“强引擎”

农业大户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行者,是带动小农户发展的“领头雁”。洗马镇高度重视农业大户的培育和扶持,通过政策倾斜、技术支持、资金帮扶等措施,鼓励农业大户扩大种植规模、创新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形成“大户带小户、小户联成片”的发展格局。

除了张米田、周伟华,洗马镇还有一批优秀的农业大户在默默耕耘。谢家坳村王鑫流转土地100余亩,发展“稻 + 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亩田、千斤粮、百斤虾、万元钱”的效益;农机大户夏伟成立浠水县沧海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30台套,为周边农户提供耕种收一体化服务,服务面积达万余亩…… 这些农业大户不仅自身发展壮大,还积极带动小农户发展,通过提供种子、技术、销售渠道等支持,帮助小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如今,在农业大户的引领下,全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优质稻、油菜、特色种养等多个特色产业板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沃野千里展新颜,乡村振兴谱华章。镇党委书记郭校风在总结工作时指出,“洗马镇的农业发展,靠的是天时地利,更靠的是政策发力、技术支撑和农户给力,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田间地头,就是要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甜头、农村有看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洗马镇将继续深耕农业发展沃土,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让田野更肥沃、农民更富裕、乡村更美丽,以优异的成绩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刘力源)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发现 | 区域 | 天下 | 访谈 | 文化 | 科技 | 图片 | 视频 | 城事

Copyright © 2018-2028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 电脑版 | 移动版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