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区域 天下 访谈 文化 科技 图片 视频 城事 手机版
综合

饱蘸浓墨诗如狂——观徐泽平狂草〈二十四节气词〉

来源:搜狐 作者:赵洪新 人气: 发布时间:2025-11-09
摘要:笔走龙蛇,墨泼天地,一卷狂草如惊雷裂空,徐泽平先生的《二十四节气词》在宣纸上奔涌而出,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大地深处喷薄而出的生命律动。观其书,如临江海,如观四时更迭,如听万物低吟。那不是简单的书法创作,而是一场以笔为犁、以墨为雨、以心

笔走龙蛇,墨泼天地,一卷狂草如惊雷裂空,徐泽平先生的《二十四节气词》在宣纸上奔涌而出,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大地深处喷薄而出的生命律动。观其书,如临江海,如观四时更迭,如听万物低吟。那不是简单的书法创作,而是一场以笔为犁、以墨为雨、以心为田的诗意耕作。

一、墨狂而意不狂:节气入书,天地为纸

徐泽平的狂草,狂在形,不狂在心。其笔势奔放,线条翻腾,似有千军万马在纸上驰骋,然而细品其意,却处处紧扣二十四节气的自然节律与人文底蕴。立春的萌动、雨水的润泽、惊蛰的苏醒、春分的平衡……每一笔都暗合天时,每一字皆呼应地气。

“清明”二字,笔锋轻提,如柳絮飘飞,墨色清透,似有细雨沾衣;“夏至”则浓墨重彩,线条盘曲如藤,似暑气蒸腾,万物疯长;“霜降”一词,枯笔飞白,如秋叶飘零,寒意沁骨;“大雪”则墨团厚重,笔断意连,仿佛天地苍茫,雪落无声。

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用笔墨演绎四季的呼吸。狂草的“狂”,在此被赋予了节气的秩序与自然的庄严。形狂而神定,笔放而意收——这正是徐泽平狂草的高妙之处。

二、词与书合:诗心与笔意共舞

《二十四节气词》不仅是书法作品,更是文学创作。徐泽平以古典词牌为体,融节气之象、农事之序、人生之悟于一体,词句简练而意蕴深远。如《沁园春·立秋》:“叶落风凉,稻浪翻金,雁字横天。看仓盈廪实,农夫笑语;篱疏果熟,稚子争喧。”文字间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有时光流转的哲思。

而当这些词句以狂草呈现,文字的意义与书法的形式便产生了奇妙的共振。词中“雁字横天”,书法线条便如群雁掠空,错落有致;“稻浪翻金”,笔势便如麦浪起伏,连绵不绝。诗中有画,书中有诗,三者交融,浑然一体。

三、传统与个性的交响

徐泽平的狂草,根植于张旭、怀素的狂放传统,又融入了个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体悟。他不拘泥于古法,却深得其神。其用笔大胆而精准,墨色浓淡干湿变化万千,章法疏密有致,时而如江河奔涌,时而如山泉细流。

尤为可贵的是,他在狂草中注入了“节气”这一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主题。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现。徐泽平以狂草这一最具表现力的书体来诠释它,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传统的激活。他让古老的节气在当代艺术中重新呼吸,让书法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物,而是跃动在纸上的生命。

四、观其作,如历四时

观徐泽平《二十四节气词》全卷,宛如经历了一年四季。从立春的萌动到大寒的沉寂,从惊蛰的惊雷到冬至的静默,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扇通往自然的门。你仿佛能听见春雨敲窗,看见夏雷滚滚,闻到秋果飘香,触到冬雪刺骨。

这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城市化、数字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我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徐泽平的狂草,却以最激烈的形式,将我们拉回土地、拉回节气、拉回生命的本源。

饱蘸浓墨,写尽人间节气。“饱蘸浓墨诗如狂”,此语不仅是对徐泽平创作状态的描绘,更是对其艺术精神的礼赞。他以墨为血,以笔为魂,在狂放不羁的线条中,书写着最朴素的自然真理。他的狂草,不是逃避现实的虚妄,而是拥抱天地的深情。

当最后一笔落下,大寒已至,万物归藏。可纸上墨迹未干,余温犹在——那是艺术的温度,是文化的血脉,是徐泽平用一生心血写就的:对土地的爱,对时节的敬,对生命的狂歌。

这,便是狂草的最高境界:狂而不乱,放而有度,墨尽而意无穷。

山民乙巳初冬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发现 | 区域 | 天下 | 访谈 | 文化 | 科技 | 图片 | 视频 | 城事

Copyright © 2018-2028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 电脑版 | 移动版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