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孝龙先生《 曹文彬章韵行草书 》序言择錄 最近看到曹文彬先生拟将出版的《章韵行草书》,真为他对书法艺术不懈追求的“古稀变法”,所取得的成果而高兴。 文彬少小临帖,中年习草,旁及隶篆,以草见长。他在研创草书20多年后,又于2002年开始了“追根溯源探章草”的旅程。他从现代章草大家王遽常先生的《千字文》入手,再学明人宋克,最后直追章草源头的史游 、皇象与索靖。十几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现今他的章草,重气势、求灵动,用笔圆转如篆,点捺如隶,深沉古朴,典雅隽逸,不仅能登堂入室,而且在我省的章草名家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让读者能对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多一些了解,他把章草的笔势和意韵,溶入到行草书中去。目前虽然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但已有不少个性鲜明的曹文彬章韵行草书作品问世。 曹文彬先生敬业诚信,豁达大度。他秉承“榕城十老”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传统,不停的探索欲望,不止的追求精神,以及他“学百家出我家”,不随流俗,信步书林的初衷与成果,都值得一品。 二0一九年十月
曹文彬,字子康,斋号万岁草堂,民间书法家。 少小临帖,中年习草旁及篆隶,晚来研习书史书论。曾在福州、厦门举办过三次个展。 中国首届兰亭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潘主兰先生称其 “翰墨功深”。 诗书大家赵玉林先生称其“流美自然落笔新”。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林新年教授,称其 “兼辍众法,备成一家”。 著有《曹文彬书话集》、《章韵行草书》、《七评中国书协》、《五说中国书协主席》等书评、书论、杂文、随笔近百篇。简介与作品被收入《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书法卷》等典籍。 现为福州榕城 “十老” 书法沙龙成员,受聘为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书画院艺术家。
毛泽东句 不到长城非好汉
苏东坡句 一蓑烟雨任平生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浪淘沙》宋代 幼卿 目送楚云空。 前事无踪。 谩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陈 毅《寄 遗 言》 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 某女同志渡江遇敌负伤,临殁,同辈皆苦。乃张目视曰:“革命流血不流泪”,言讫而绝。余闻而壮其言,诗以志之。一九四O年十月
诸葛亮 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古稀变法《章韵行草书》后记择錄 文字是书法的内容,书法是文字的艺术形式。看不懂文字内容,对作品的欣赏就大打折扣。考虑到当今熟悉章草,能阅读章草的人群不多,为了使作品能大众化,让读者对作品内容多些了解,提高欣赏效果,我以圆转如圜,深沉古朴的章草意蕴与笔法,并以“书中有法,字里有我” 为目标,重整我的行草书。在重整的十年中,正值我古稀之年,故称之为《古稀变法》。 十年又过去了,我梦想中的章韵行草书已经浮出水面。在我研习章草以及章韵行草书的过程中,受到亦师亦友的赵玉林先生、虞孝龙先生等老书家的关心与指教,今借《章韵行草书》出版之际,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曹文彬2019年9月 于忘岁草堂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