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 区域 天下 访谈 文化 科技 图片 视频 城事 手机版
综合

职工作家丁玲:以情之笔写光之歌

来源:搜狐 作者:仲一晴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1
摘要:丁玲现为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影视文化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作为一名职工作家,丁玲以其特有的敏锐、细腻和深情,记录和讲述了很多新时代的优秀人物、感人故事,硕果累累,成就突出。 伏案创

 丁玲现为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影视文化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作为一名职工作家,丁玲以其特有的敏锐、细腻和深情,记录和讲述了很多新时代的优秀人物、感人故事,硕果累累,成就突出。

伏案创作10多年来,丁玲的作品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2020年“京能杯”第三届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2021“能源奥斯卡”全国能源行业优秀影视作品综合专题一等奖、英大传媒2020年度优秀电视作品展评微电影类一等奖等11个全国奖项,15个作品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为电力人写光之歌

“在外人眼里,我们电力工人,不是爬电杆的,就是收电费的,灰色工作服和黄色抢修车就是全部。如何改变大家的刻板印象呢?给他们讲故事,把那些不为人知的供电故事,写出来,传出去,这就是我想做的。”刚过不惑之年的丁玲,说话真诚,浅笑盈盈,一张娃娃脸显得年轻靓丽,干练中透出温婉气质。

她将公司的真实故事写成歌曲、小品、舞台剧,拍成短视频、微电影,并在系统内外广泛宣传。其中,小品《爷爷心中的那盏灯》是丁玲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作品,讲的是用电检查班查窃电时发现困难家庭继而无私献爱心的故事。参加演出的4个人都是供电公司的职工,因为不是专业演员,所以很多细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演爷爷的那位,最动情的地方哭不出来。丁玲便利用下班时间给他分析讲解,陪他反复练习,让他真正融入这个人物。到了正式演出,演员的表演加上音乐的催发,感动了许多人。

2016年,公司为丁玲成立了个人文艺创作工作室,宣传公司企业文化,传递供电正能量。丁玲以此为阵地,扎根电网、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进行文学创作,打造优秀企业文化作品,提升公司的社会影响力。为了更好地进行创作,她每天浏览公司网站新闻,寻找故事线索;特意邀请各部门的职工进行座谈,发现感人亮点;专门深入班组一线进行采访,收集创作素材。

丁玲将公司驾驶班好心司机帮助路人的故事改编成微电影《一张未能完成的95598工单》;将公司连续22年组织职工集体无偿献血的事迹写成歌曲《鲜红的爱》;将营业厅平凡岗位上的小人物以耐心和包容温暖客户的故事改编成微电影《又春分》;将公司职工的道德模范故事写成歌曲《最美国网人》;将生产一线夜间抢修的故事拍成短视频《安全“协管员”》等等。

“爬格子”的艰辛,非亲历者难以体会,那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为了创作,丁玲不知熬了多少夜,走了多少路。

2019年,丁玲受邀入驻省公司“最美国网人”先进典型事迹宣讲活动采写组。封闭创作只有4天时间,白天,丁玲采访历任队长、服务队的典型以及受助人物代表,在他们的讲述里挖掘亮点;晚上,她在原有的故事原型里寻找灵感;夜深人静的时候,丁玲在讲述者和倾听者之间不断转换,构思最佳切入点,把故事讲得自然温暖、打动人心。她每天写到凌晨4点,实在困了、累了,脸磕在电脑上就睡着了。最后,丁玲的作品分别以第一任队长、新任队长、旁观者的角度,呈现了三种风格的演讲稿。“老队长”真挚朴素,“新队长”激情昂扬,“旁观者”真情流露。后来,共产党员服务队相继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典型人物的文字呈现创作者,丁玲躬逢其盛,与有荣焉。

有人对丁玲说:“通过你的作品,我看到了供电人的责任、担当和奉献,也让我深切地理解和懂得了你们。”一部好的作品,可以激荡人的心灵,产生强大的共情与共鸣。这些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供电职工,认可供电企业。

为文学梦写情之深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而我则认为,虽然生活时时都有挫折和坎坷,我却想从中寻找小确幸和小温暖。”从生活中,丁玲发现了种种微妙而奔涌的人之性情,既有独立特征,又有普世意味,引得她浮想联翩,动笔创作。

最早,她喜欢写散文、古诗词。古诗词记录美好生活,散文记录生活感悟和学习心得。这两年,她开始探索单身女性话题和组合家庭题材,从中寻找人性的闪光点。

由于经济越来越独立,工作越来越繁忙,精神共鸣越来越难,不少现代女性选择单身,这在大城市稀松平常,在小城镇却特立独行,往往要承受很多误解和压力。丁玲以此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特异功能》,发表在《青春》杂志上。

30岁的时候女孩想结婚,男孩不想安定下来,40岁的时候男人想成家,女人却无所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性对于家庭的温望和依赖都不相同一一这是丁玲首获兰花奖的获奖小说《门铃》的主题,该作品也发表在《青春》。

组合家庭由于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彼此私心的揣测,会产生很多分歧和误会,然后通过时间和经历慢慢化解,最终心生感恩。丁玲以此为主题创作了小说《不是原配件》(又名《至情至爱》),发表在《脊梁》。

“作协的刘文剑老师总是说,有困难,找丁老师,让我心里暖暖的。大家的肯定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正是这些鼓励一路伴随着我、激励着我,不管面对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创作。我想,这就是我的使命,做一个小小的记录者,讲好身边的小故事,给大家带来小小的光亮和温暖。”丁玲说道。

2023年,丁玲的文学作品《号码》获得第一届“方祖岐将军文艺奖新人奖”。2022年她的作品《门铃》获得首届靖江文艺精品兰花奖(文学类),作品《又春风》获得首届靖江文艺精品兰花奖(影视广播类),是唯一获得两种奖项的作家。近五年,丁玲在《山西文学》《脊梁》《青春》《亮报》等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三十余个,散文《两百米》收录《江苏散文选(2021卷)》。

为新时代写心之语

“逆行的爱,温暖了春的期待,你用顽强的拼搏,延续了生命的色彩……我站在春天里,祈祷你平安,我祝福靖江,健康平安。”2022年3月底,丁玲创作的歌曲《逆行的爱》被广为传播。这首致敬“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的歌曲为靖江战疫增添了力量。

在丁玲看来,身边的大社会,我们身处的时代,为写作者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动力。为时代记录,为群众发声,是写作者的责任,也是写作者的光荣。

丁玲的作品小有影响力后,她经常受邀参加系统内外一些活动的创作。2020年参加省公司“全国劳模先进事迹展示”活动视频脚本创作;2022年创作国网公司司歌《我们是国家电网人》参赛,被《国家电网报》录用展示;2023年参与省公司《光明之路》职工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的文本创作等。

受靖江市宣传部邀请,她创作作品参加“道德讲堂”总堂的演出,为“中国好人”耿素珍奶奶写歌;受靖江市妇联邀请,丁玲进行“倾情礼赞新中国巾帼建功新时代”“向着幸福和文明出发”等主题演出的创作;受靖江市总工会的邀请,参加“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携手她力量暖心聚力促安全”等主题活动创作等。

2023年,丁玲当选为靖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她以饱满的激情,带领作家群体服务地方中心工作,持续为城市宣传创作高歌,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释放正能量。

丁玲,这位优秀的女作家,正继续深耕在创作领域,辛苦并快乐着,感动自己也感动着无数人。让我们继续期待她的佳作吧。(仲一晴)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光景艳如潮,芳草吐翠梢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发现 | 区域 | 天下 | 访谈 | 文化 | 科技 | 图片 | 视频 | 城事

Copyright © 2018-2023 江苏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 电脑版 | 移动版

Powered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