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高云淡秋意浓,深耕教研正当时。为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与带动作用,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0月24日,2025年文通中学语文名家讲坛活动在该校楚王馆盛大举行。 淮安区教体局副局长陈志亮、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淮安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曹新龙、淮安区教研室主任姚贯军、文通中学校长龚鹏程,以及来自淮安市名校联盟与淮安区的数百位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聚焦语文教学的学术盛宴。 活动启幕:聚焦语文教学新视野
淮安区教体局副局长陈志亮以《重素养培育 强师资赋能》为题发表致辞。他指出,淮安区始终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锚定“重素养培育、强师资赋能”发展方向,持续完善区域、集团、学校三级教科研联动机制,全力推动教师队伍从“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型。同时,他从“强课堂、建队伍、厚文化”三方面强调,语文教师需以“勤学明道”的态度深耕专业,在实践中提升育人能力,助力全区语文教育协同发展。
文通中学校长龚鹏程致欢迎词。他代表全校师生,向远道而来的嘉宾及参会语文同仁致以热烈欢迎,并强调“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更是语文教学的活舞台”。他希望全体教师珍惜学习机会,将专家智慧与同仁经验转化为提升课堂质量、助力学生成长的实际行动。
上午场: 从文本到写作, 解决课堂教学“新密码” 朱腊生:细腻解读文本,创新小说教学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淮安区兼职教研员、淮安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
朱腊生老师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溜索》为教学内容,通过细腻的文本分析,依托“旁批”与“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小说人物心理与叙事逻辑,独特的教学设计让在场教师感叹“原来小说可以这样教”。
黄厚江: 破解写作难点,传递实用教学理念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针对八年级写作难点,黄厚江老师带来《写出人物的特点》课例。他以自身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外在特征、挖掘内在品格,强调“以事件为主体,融入肖像描写与人物映衬”,让枯燥的作文课变得生动有趣。
在《写作教学的操作要领》分享中,黄老师核心强调“用写作教写作,在写作中学写作”理念。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他清晰展示如何将抽象的写作技巧转化为学生可实践的能力,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极具落地性的教学思路。
下午场: 从阅读到诗词, 探索语文成长“真命题” 肖培东: 聚焦自读课文,诠释好课标准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
肖培东老师以七年级下册《再塑生命的人》为载体,紧扣自读课文特质,强调“五个关注”,以“默读”串联单元阅读目标,通过层层递进的朗读指导,让学生自然沉浸文本,为自读课文教学提供了扎实范例。 在《新课标下,我们——追求怎样的好课》分享中,肖老师提出“语文教学需兼顾实在与灵动”的观点。他旁征博引,结合生动案例,展现如何在保留教学本真的基础上,让语文课堂焕发艺术魅力。
刘金玉:深挖诗词内涵,明确优质课特征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泰州洋思中学副校长(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入选专家、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
刘金玉老师带来九年级下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例,通过多维度解读词中“壮”字,展现深度教学的魅力,让在场教师眼前一亮。
在《课性·语性·师性·变性——新课标下优质语文课的四大特征》分享中,刘老师从“四性”出发,清晰界定好课标准,并以“好的课堂如钟声,不仅影响当下,更能启迪未来”引发全场共鸣。
一场盛宴承载一份成长,一次相聚共赴教育新程。本次语文名家讲坛不仅是优质课例的集中展示,更是教育思想的深度碰撞。四位名师以专业素养与教育热情,为参会教师带来了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实用的实践方法。相信每一位参会教师都能从这场“精神盛宴”中汲取力量,在“学而时习之”中持续成长,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绽放更多光彩! (通讯员:沈玉成)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