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连续叠加影响,广西百色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性强降雨袭击,导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内涝。面对严峻汛情和复杂的灾后形势,百色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和排涝治涝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科学、有序、高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雨情汛情严峻,内涝特点突出 9月25日至10月7日,百色市连续遭遇三轮强台风带来的极端强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5倍以上,其中靖西市、德保县等地偏多高达8至9倍,最大降雨量达698.4毫米。持续的暴雨导致江河水位上涨,更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引发了广泛的岩溶洼地内涝。截至10月18日统计,全市累计出现内涝点365处,目前尚有122处未消退,新增和复涨点位达45个,尤其以靖西、德保等地“积水难消”现象最为突出。 生命至上,抢险救灾有力有序 灾情就是命令。百色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各级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效组织危险区域群众转移避险。截至目前,全市紧急安全避险转移1.0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6963人,实现了“零因灾死亡、零人员失踪”的硬目标。 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中央和自治区紧急调拨救灾物资22910件,市县自行调配23382件,各级财政统筹调拨救灾资金1398万元。社会各界爱心涌动,截至10月17日,已接收捐助款物约1698万元。对集中安置群众,严格落实“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基本医疗保障”的“五有”要求;对就地避险或投亲靠友的群众,也通过专班服务、定期配送、跟踪联系等方式确保关怀到位。教育部门积极组织学生分流复课,尽力降低灾情对学业的影响。 三、科学研判施策,攻坚排涝难题 针对百色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河系复杂、内涝成因特殊的世界性难题,自治区和百色市迅速联动,派出由应急管理、水利水文、地质岩溶、消防救援、安能施工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一线勘察研判。 专家指出,岩溶地区地下水位饱和反涌、地下河系统跨区域连通、低洼地带天然排水路径缺乏等,是造成此次内涝持久难消的主因。对于公众关注的抽排水或开挖隧洞等建议,专家强调必须基于对区域水文地质系统的全面科学评估,审慎施策,避免引发连锁性不利影响。 目前,专家组正针对各内涝点致涝类型和水文信息,精准制定并动态优化“一点一策”治理方案。例如,对靖西市渠洋镇雅力村大力屯内涝点,计划采用大流量设备进行科学抽排;对德保县那甲镇多睦村多目屯,则采取截流上游来水措施。同时,对水位下降的涝点及时清淤疏通,有条件处搭建便民桥,多措并举加快排涝进度和解民之忧。 统筹当前长远,全力恢复重建 下一步,百色市将坚持应急与长远相结合,持续抓好排涝治涝工作,力争群众早日返家;同步推进退水区域的清淤消杀、房屋安全鉴定、饮用水检测等工作,确保回归环境安全;继续用心用情做好群众生活保障,加快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并组织技术人员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和农业补种补养,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表示,将坚决扛起责任,汇聚各方力量,继续科学、扎实、细致地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