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人气:  次  作者:aimin
  
  近日,固始县田间地头金浪翻滚,稻香四溢,近20亩再生稻头季迎来丰收,种植户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农资店到合作社,从试验基地到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而热闹的景象,一幅生动的乡村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郭滩镇圈堰村的周汪杨农资店,这里俨然成了村里的“议事堂”。村民们络绎不绝,有的忙着咨询再生稻最新价格,有的委托代销稻谷,还有的聚在一起讨论不同品种再生稻的产量和质量。店门口的场前区堆满了稻谷,旁边的烘干房里机器轰鸣,村民们将刚从田里收割回来的湿稻拉来兑换现金,这些湿稻需经过扬场除杂后再烘干入库。

作为圈堰村村支部书记的周汪杨,看着屋外越堆越多的稻谷,一边记账一边面带愁容。他坦言:“村民现在都图省事,稻子一割,都拉来卖,但质量也有参差不齐,都是邻里乡亲,必须一碗水端平。”原本仅能容纳600吨的粮库,如今已堆放超1000吨稻谷,可眼下价格上不去,他既怕村民吃亏,又怕稻子不及时外运无处放,这位本就消瘦的90后村支书此时似乎更瘦了。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家有余粮心不慌,干就比不干强。

在固始县伟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伟中介绍,合作社共流转600亩耕地,今年种了300亩再生稻,还剩60亩未收割,计划当天完成收割。他表示,除了8月中旬收割的老品种隆晶优1212受高温影响,今年再生稻整体情况良好,已收割的再生稻从长势看,预计二茬稻能多收100多斤。他还说,二茬稻米价格、品质和口感等都比其他米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喜欢吃二茬稻米的人越来越多,种植少的村民,二茬稻都留着自己吃。

孙棚村的贵州筑龙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再生稻实验基地同样喜报频传。公司10余人在田间实地测产,收割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装满稻粒的收割机驶向田埂边,金色稻粒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装入透明编织袋,经过封口、称重、测含水量等一系列程序后,记录本上写满了测产数据。“亩产1909斤!”田边响起一片欢呼声。公司方面称,整体情况很好,其筑优钰禾再生稻品种在豫皖两省亩产大约都在1800斤至2000斤。
据悉,农业种植与时间、天气和田间管理密切相关。得益于固始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一线调研指导,并及时采取精准施肥、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全县再生稻头季稻基本丰收归仓、二茬稻丰产在望。

再生稻实现一地双收,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耕作次数,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通过科学种管与选育,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这不仅保障了该县的粮食生产安全底线,也为构建“一村一品”绿色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强市建设贡献固始力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汪亚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