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路径,近日,清华大学“滇材实料”实践队前往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在企业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实践队深入昆阳磷矿梅树村地质剖面、复垦植被区足球场、磷化工生产控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及GAP科创中心等地,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考察企业在生态修复、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并重点关注其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创新举措。

绿色矿山建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
云南磷化集团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绿色矿山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在昆阳磷矿,实践队参观了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并实地调研了复垦区植被恢复情况。企业创新推行“边开采、边复垦”模式,实现“矿开采到哪里,复垦就跟进到哪里”,成功打造了昆明市海拔最高的复垦区足球场等特色生态项目,生动诠释了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生。

科技创新驱动:破解资源高效利用难题
在磷化工生产控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企业在磷矿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突破。据介绍,云南磷化集团联合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建成了“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攻克了中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实践:企地共建促共赢
调研期间,实践队特别关注了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云南磷化集团与晋宁区汉营村委会建立了“诚信为基、经济为纽、文化为媒”的企地共建模式,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帮扶、文化共建等多措并举,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一方面,企业以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改善基础设施、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等方式,推动形成“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发展格局,展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深刻认识到,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云南磷化集团的实践成果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瞿雯靓 陈丽滢
编辑:张红飞
审核:黄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