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新华在线网综合 • 正文

2025书画艺坛楷模——兼辍众法备成一家的曹文彬

发布时间:  人气: 次  作者:编辑

中国的书画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记录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光辉璀璨最好的见证,也是最直观最具表现力而且最具收藏价值的文化财富,为了更好的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亚洲走向世界,发扬光大,努力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书法家曹文彬先生在中国书画创作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为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曹文彬,1937年出生于福建龙海。少小临帖,中年习草旁及篆隶,晚来研习书史书论。曾在福州、厦门举办过三次个展。

中国首届兰亭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潘主兰先生称其 “翰墨功深”。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先生称其 “流美自然落笔新”。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林新年教授,称其 “兼辍众法,备成一家”。

著有《曹文彬书话集》、《章韵行草书》、《七评中国书协》、《五说中国书协主席》等书评、书论、杂文、随笔近百篇。简介与作品被收入《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书法卷》等典籍。

曾任中国包装进出口福建公司总经理,福建省书协、美协对外经贸分会副会长,福州乌山画院副院长,福建省老艺协研究院副院长。

现为福州榕城 “十老” 书法沙龙成员,受聘为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书画院艺术家。

《黄河之水天上来》1997年入选中国首届(天津)书法节,百名企业家书法作品展。

“不学一家学百家,不出他家出我家”,是我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解与追求。这件作品就是我学习过程与追求目标的代表作。作品中的“黄” 字源自张瑞图,“水” 字源自黄山谷,“天” 字源自索靖,“上” 字源自张旭,而“河、之、来” 三字,是我意造的成分多。我就是这样,把不同源头,不同风格的字,通过临摹操练,融会贯通地统一组合在我的笔下,成为“出我家”的产品。

友人周丽英老师,见到这件作品时叹道:“这岂只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是一首精、气、神的交响乐曲!”。我说:“夸张了吧”,她却认真地说道:“这是真实的感受”。

2001年我首次个展时,有一位年青的朋友拿着展出资料问我:“我在展厅转了好几圈,就是看不到《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件作品”。我抱歉地解释道,因原件已被主办方收藏,我也曾多次想再写一件参展,可总达不到原件的水平,只好作罢,请见谅。有人说,这是一件难得的作品,对我来说确实如此。

《如龙蟠雾  似凤腾霄》

《如龙蟠雾,似凤腾霄》一联,是2001年元旦,在省、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曹文彬书法作品展》中的重点作品之一,展后即由福建省博物院所收藏。

作品字形大小错落有致,线条粗细对比强烈,墨色的变化过度温和自然。左右两联一体,在对立中求和谐,在矛盾中求统一。最后发现连落款的位置都找不到,若勉强为之,势必画蛇添足,只好作罢,用几颗印章了事。写完之后,一身轻松,满怀舒畅。

一件草书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种制造矛盾和统一矛盾的过程。但是制造矛盾容易,收拾统一矛盾难,所以作品效果如何,不只是技巧问题,而是收拾矛盾解决矛盾的经验和能力的问题。看来写草书的人学点《阴阳学》、《矛盾论》非常必要。

《沁园春-雪》

不知有汉不知碑。

我少时只知有帖,不知有碑。到了二十岁之后才知道除了帖还有碑。但是我对碑并没有多少兴趣,认为它结体随意粗糙,线条生硬刺眼,所以见碑只读不临,不写也不研究。这种观点看来近乎于无知,不过对于一个生于南方,长于南方的人来说,对碑有些偏见也是难免的。

2005年我创作大幅作品《沁园春·雪》时,只是想把它写的壮实一点,强劲一点,大气一些,于是我换了一把中锋狼毫,就在楷书的间架结构上多用方笔而为之。有书友见到后问道:“你的碑书出自何家碑文?” 我不但无法回答,甚至连自己也莫名其妙!如果果说这就是碑体,那真是天赐我也,得来全不费工夫。不过我心中有数,我写的还是帖,是帖中有碑,最多也就是碑帖兼容而已,但就其框架来说还是帖。

《涛声依旧 笔墨常新》

《涛声依旧 笔墨常新》篆书对联,是我2004年12月在厦门市书画社第三展厅展出的作品之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毛宁首唱的 《涛声依旧》成为当时歌坛热点。我爱听,也爱唱,就拟用《涛声依旧 船票过时》,创作对联作品。涛声依旧是歌名, 而船票过时是对毛宁所唱词中 “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的回答。上下联都出自同一首歌曲,既有些情趣,也有些幽默,又是乎有些无情,有些残酷!但主要问题还是它离我太远了,于是就把下联改 为“ 笔迹常新 ” ,但还是觉得远了一些,最后改成 “ 笔墨常新 ” 。因为笔墨可作书法的代名词,它能够体现我对 “ 笔墨当随时代 ” 的追求。

上面说的是内容的审定过程。在书写过程中,上联我借鉴了陆维钊先生的扁蜾体,只是把扁的拉成长的,不费多少力气。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涛字的笔画太多,写细了显得小气,写粗了又显得拥挤,犹如一团乱麻。于是采用大篆的寿字替代小篆涛字右边的寿字。为了加强动感,并能与下面三个字相协调,我在涛字最后一笔又加上了一个尾巴,虽然是一个添枝加叶的小动作,但也符合篆书常有的表现形式。

下联“笔墨常新” 在陆维钊的扁蜾体中,找不到与上联能相配匹的字形,只好再从《金石大字典》引进。为了把最后一个新字,写得能与上联第一个涛字相呼应,我用近似草篆的写法作结尾。

《雾里看花》2001年获法国首届金棕树杯书画大赛优秀奖。

《雾里看花》从选题、构思、试笔、调整、定稿到一蹴而就,历时达三月之久。不少人见到《雾里看花》这件作品后,都称它是一件创新的作品。而我创作过程中,走的却是一条挖掘传统的路子,但又充满现代生活气息,所以,我称它为挖掘传统,发扬传统的现代作品。

《雾里看花》获法国首届金棕树杯优秀奖后,曾接到法中友好协会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函,邀我随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率领的代表团,参加在巴黎罗浮宫举办的开幕式。但很遗憾,我因故未能随行。

《水中望月》

十年心思,终有一了。

2000年创作的草书《雾里看花》,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之后,我一直想要再创作一件“水中望月”,作为《雾里看花》的姐妹篇。尽管长时间的多方尝试,一直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未能如愿。

2010年为参加福州乌山画院新春书画展,《水中望月》终于出笼了。这次突然开窍,主要得益于抛开以草书为裁体的樊篱,采用大篆书体,以淡墨和流线型的线条为主色调,用行云流水般的笔意,意造出一种有波无浪、流动透明的疏光月境,果真收到了我意想中的效果。

《水中望月》咋一看,它像是画出来的“现代书法”,其实它是写出来的带有草意的大篆,整件作品包括落款揿印在内,一共还不到十分钟。形式上它有别于传统,又是现代人所为,从这个角度上说它是现代书法也是名副其实的。不过它的源头不是西方的纯艺术,也不是抽象艺术,而是从传统中挖掘出来的现代书法。它采用篆刻印面的构图,又把边款以较浓的墨色植入印面,增加了画面疎密浓淡的对比效果。不知看官是否也能像我一样的认可?欢迎点评指教!

《壶觞对饮圣贤酒  词賦会称秦楚盟》

汉简《神乌傅》是我所见到的汉简中隶草书体最为精彩的一册。书者绝非一般书匠,其隶草书简捷娴熟,精到老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汉隶发展中所出现的隶草书体演变的书法代表作。

《神乌傅》除了书法艺术让我仰慕不已外,还有它的赋文,其故事生动,情节动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赋文描写的是盗鸟侵夺乌巢的故事。在争斗中,巢主雌乌遭盗鸟的攻击严重创伤,临死前嘱咐雄乌要善自生活,“更索贤妇”,又特别交代“毋听后母,愁苦孤子”。赋文最后以“鸟兽且相忧,何况人乎”点出文中的寓意。看到这儿,不能不联想到人类和谐相处是何等的重要,又是何等的难得!

在《神乌傅》魅力的感染下,我经常身不由己的反复阅读或提笔临摹。但总觉得不过瘾,心想,如果能借助《神乌傅》的书体和笔意创作一两件作品,也不枉与《神乌傅》结下的不解之缘。于是《壶觞对饮圣贤酒,诗赋会称秦楚盟》出炉了。

因为联句內容不是出自《神乌傅》,所以还得参考其它一些简牍范本,融会贯通之后才进入创作。书写时不是纯粹的临摹撮合,还带有一些章草和今草的气息与风貌。不管是当时,还是今天,自我感觉还不错,不知书友们印象如何?敬请指教。

题赵可良先生所拓“万岁瓦当”。

出土于福州屏山的西汉冶城宫殿 “万岁瓦当” 拓片,是出自闽省名家赵可良先生之手,它充分展现了瓦当的厚重感与金石味;又敷以朱红色彩,更显出荣华富贵、醒目可爱的艺术魅力。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些年来流行写佛经,我也写了这件《多心经》。写之前我经过再三思考,认为写佛经应该是 “心无罣碍” 才是正道。因为佛讲的是真本性,所以写佛经首先要诚,诚就是真,就是要有真本性。有真才有善,有善才有美,不管书法技巧如何,只要他心无罣碍,没有杂念,不乔装,不做作,平心静气,顺其自然,写出真本性,就是写出了人性的善,写出了人性的美。

2007年10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联,应邀参加在郑州举办的 “首届中外书法名家邀请展” 并收入作品集。

通过十年篆书的临摹学习和创作实践,《海纳壁立》联就是我心目中所要的篆书作品。善篆出名的老书家虞孝龙老师,评说我的篆书时,概括为 “大破圆而通” 五个字。

总结我篆书创作思路和特点,可以归纳以下两点:一是以大篆形态和笔意写小篆。为回避小篆线条用力均衡,一般粗细,字形和四周过于平整,离现代生活与观念太远的问题。我借用结体生动活泼,线条流畅自然的大篆写小篆。二是借鉴黄庭坚长抢大戟的表现手法,再渗入一些行草笔意,让篆书有伸展手脚的空间,增加篆书的活力。这就是我创作这件作品的的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Copyright © 2018-2028 新华在线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