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人气:  次  作者:一蓑烟雨
  
  
	《房前院后》读后
	   文/一蓑烟雨
	       连续读了两次马举刊发在《中华文学》今年第七期的短篇小说《房前院后》,感慨很深。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作家又是讲了一个一如既往司空见惯的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古老爱情故事。但小说还是深深吸引了我。作者深厚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扎实生动,鲜明准确的文字叙述功底,还有那些仿佛历历在目的农村生活细节,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个性刻画塑造,使得二花和来运这对永远走不在一起的农村恋人栩栩如生,近在眼前,同时又不得不惊诧,作者竟把这样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写进了新的时代,同时也写出了诸多新意;而这的确是需要生活,文字,思想和技巧的,缺一而不可为。难能可贵的作者这些都不缺失,谋篇布局也相当从容不迫,颇见功夫。
	        古往今来,怨男旷女,演绎了多如繁星的爱情故事,美好爱情更是文学的永恒主题。近几年读了不少作家马举的农村题材的小说。他对雁门关外,长城脚下这片生长故土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有着血浓于血的别样情感,他一如既往地沉浸在他们的喜怒哀乐之间,追求希冀当中,无尽地叙述着他们悲欢离合的故事,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更用自己一支饱蘸感恩和感情的一支如橡利笔,写岀了一部部感人的文学作品,很多小说人物和情节,能让读者达到耳熟能详,历历在目的印象和感受。
	       感动感佩之余,唯愿马举先生一如既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的精品小说。
	        毋庸讳言,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当今价值观屡屡颠覆的当今,走在文学道路上的人愈来愈少,这个时代,似乎喜欢快餐文化的人愈来愈居多,纯文学的命运己经堪忧,曲高和寡已成态势,但人类真的就不需要文学的引领和薰陶了吗?不!我看到,马举和一批文学圣徒还在艰难负重前行。好的精神产品还是在不断地洗涤陶冶着世人的心灵。我们也还不时地,在为优秀的文学作品降生而鼓与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