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新华在线网创新 • 正文

北藏村镇;创意元素与幽州台文化品牌

发布时间:  人气: 次  作者:林乐成

 
 
 
                            北臧村镇:创意元素与幽州台文化品牌
 
                                                  林乐成
 
        美学能不能作为经济要素走出艺术形而上的伊甸园、智者的象牙塔,以其接地气的方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北臧村镇的精品民宿产业实践之路已经作了回答。过去永定河河畔破破烂烂的院落,杂七杂八的堆积物经过设计师改造后,立即成为星级民宿“云上院子”,创意后的院子,增加了美学经济的附加值,再经过经营者的馆藏文化、非遗植入、艺术再现等多种表达,实惠消费标注突出,游客络绎不绝,许多院子一下子就成为网红打卡地。年轻人排队举行婚礼,同学战友聚会畅叙,展览展示吸睛点赞,艺术家构思激情澎湃……永定河滩的绿地苗圃,经过美学设计、开发打造出绿色港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审美,除了欣赏还可以按朵交易。
       美学经济就是创意经济,可以说,创意就是创新驱动,一点也不武断。此次北臧村镇以一个镇域的力量,率先挑起一个区、一个市甚至几个地区联合才能办成的历史文化大品牌打造,使得饱学经论的大唐诗人、中国士大夫精神领袖陈子昂闪亮在历史的幽州地域。我因上海办展,疫情防控下不便参会,深感这次幽州台文化论坛的意义非常。幽州台文化发展论坛序幕的拉开,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不在于活动本身的声势、官员学者参与的级别,而在于幽州台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召力,在于美学经济在永定河岸边的北臧村镇这片热土上,展开的一次极富勇气和创新的实践和探索,最终必将形成一座小镇的“美学”探索,用幽州台文化带动境内文化元素上升到北京市最美丽乡村的网红打卡地。
 
 
 
        北臧村镇的幽州台文化创新效应,应当以“美美与共”切入,费孝通先生的美学之美值得体悟。
绿色港湾应当是美的渲染。发挥艺术家的潜质,充分调度永定河自然美景,大胆通过美学设计,运用声光电和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开发出夜游、会展、流动博物馆、非遗演示等多个项目;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介入,资源整合,优势叠加,每月一主题,每周有亮点,举办多层次、高维度的永定河音乐节、诗词笔会、美食街、汽车拉力赛、越野巡回赛、电竞大会等系列节事活动,为这块新型开辟的景区注入新创意、增加新亮点,成为游客盛赞的旅游新地标。
民宿应当是美的组合。按照“自然化、原生态、后现代”等多种理念,打造出许多“云上院子”,让游客体验到“浓浓风情是我家”的田园生活。不同特色的精品民宿,有看头,有新意,有卖点,散落在永定河畔的乡间村落,就能够吸引市区游客和周边省份的游客甚至驱车数百公里前来体验。
道路也应当是美的集成。以美学理念打造的“路的审美”,别具一格,彩色墙面、彩色门窗、彩色村庄、彩色巷道、彩色护栏,与路边的野石、绿树、小建筑、小摆放相呼应,成为永定河畔乡村情趣一道亮丽风景线,带动沿线美丽乡村、党建示范村和旅游景点的发展。
甚至农村的村部、队部、村民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也应当按照美学经济的视角追求美、营造美。比如农村基层党建阵地可以精心设计“人民至上,共产党好”“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永定河畔红色记忆”“共产党,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等品牌标志,增强党建引领,不忘初心的辨识度和感召力。成为别具一格的“网红队部”,招徕一拨拨的休闲度假参观者。
 
 
        幽州台文化品牌的打造,就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并融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化产业规划》,与永定河治水文化、流动馆藏、红色文化、民俗非遗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出幽州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今后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在打造幽州台文化过程中强化同构协作的理念,与房山、海淀、朝阳、门头沟和燕下都河北易水等地开展跨地域文化合作,塑造出北臧村新国门的历史典故大品牌,提升镇域的文化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北臧村镇在永定河文化建设和京津冀文化共建等多元化、多角度、跨地区的文化传承发展中,争得更多的历史文化传承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美学经济是旅游经济的灵魂,文化旅游、产业民宿是文化资本的强大载体,作为镇一级政府,就是要找准品牌文化和休闲旅游的最佳连接点,全链条深度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培育个性化、差异化的乡村旅游项目,使得乡村采摘、文化阅读、艺术创作、体育健身、非遗展演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形成诗词艺术团体、田野营地、民宿集聚、绿色港湾等乡村文化旅游IP,带来“流量”与“留量”。通过引入美学设计和美学经济,盘活自然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和旅游资源,找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完成了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变。
美学经济作为文化资本是具体化的文化资源,劳动的积累形成现实的文化实践,使得市场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相互之间完成转化。用美学经济来助推乡村的转型,是形势所逼,时代在逼,地上本没有路,是“逼”出来的。
美学经济就是人才智力资源整合的集合体。延展美学经济,就要解码乡村文化基因,亮出乡村独具特色的魅力。如吸引艺术、公益、生态项目入驻,吸引艺术大腕、设计师入驻,鼓励本地青年回乡创业。如举办永定河港湾艺术展、传统编织变身潮流包装、非遗展演等,实现乡村民俗、传统手工与现代艺术碰撞,提振乡村的精气神。再比如通过招商引资、招客引流、招贤引智等方式,引进艺术家画室、研学生态、艺术康养等项目,培育层出不穷的北臧村镇民俗、历史文化、风物体验等,形成具有北臧村特色的文化旅游符号。
 
                                                                                                                                                                                                                           (作者系清华大学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聘书查询   |   名家查询

苏ICP备18053781号-4

苏公网安备 320812020002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90352]

Copyright © 2018-2028 新华在线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