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在浙江省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湿地公园,人流如织,络绎不绝,游客徜徉在风光如画的景色之中。一群打扮光鲜的游客手上挎着或提着一个个时尚、优雅的袋子、篮子,一问,说是在古宅中选购的。
哦,古宅还能制作如此漂亮的篮子?抱着一颗好奇心,笔者按她们所说的寻觅前去,果不其然,在村中位于“九份头”古民居内的“缘莱文化传媒工作室”,只见几个游客坐在工作台前用麻绳在做编织。一个个精巧雅致的篮子、袋子和盒子,有圆的、有方的,也有扁状的,既有时尚新颖的,也有古典雅致的,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 “我当初也是看了视频中有制作手工编织篮子的,抱着好奇心也试试,做了几个发到朋友圈,得到众多的点赞,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爱上了手工编织,慢慢地周围一批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也受感染前来编织”。“缘莱文化传媒工作室”负责人袁义红是一家制造门业和钢板材的企业主,当企业发展定型后,她开始涉足文化产业。
袁义红说,武义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城,也是非遗产品较丰富的地方,坛头村临近县城郊区,山清水秀,自然禀赋优越,更是古建筑保留较为完整的村庄,她于去年开始在坛头村创业,成立了缘莱文化传媒公司,主要是经营国学和英语诵读、书籍阅读、器乐教学等内容,并且为一些企业单位团建、工会活动提供场所。
“在经营过程中,我发现手工编织也是金华地区非遗传统工艺,而且手工编织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销量。自己爱好加上有市场需求,我想手工编织这件事能做。”袁义红笑着说,通过自己探索和研发制作,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已被游客购买或被朋友索取的100件纺织品,也接待了一些企业单位的工会活动。 看着这些精巧的手工编织盒子、篮子,却发现原材料很简单,除了麻绳,框架几乎都是一些装蛋糕、饼干的食品盒、茶叶罐,甚至一次性碗碟什么的。只是工序有些复杂,在制作中,要底坯打制、铁丝围粘、麻绳缠绕、花边搭配等复杂的工序,简单的收纳盒一个人要做一天,复杂的要两三天。袁义红说,每个产品都是自己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在,每天都有一些爱好编织的人前来体验。
现场几位女游客兴奋地说,通过工作室里的女师傅们手把手传授,她们也初步学会了编织一些普通的手工制品,看着精美的作品出自自己的手中,满满的成功喜悦感。“这种感觉真好,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游客如是说。
“我想通过手工编织制作,让更多的人前来或体验,希望逐渐做成一个产业,然后能形成订单发展,带动附近村民能够参与并共同致富,让这种手艺能够传承并发扬光大,也为村里和县里的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增添一份色彩”。看着信心满满的袁义红,让人感受到新时代那种有创新、有恒心、有爱心的浙中企业家们的特性。相信,她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能结出满满的硕果。(王东方)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