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笔者慕名前去前去采访。一见面,邵李南就热情地握着笔者的手,连说“欢迎,欢迎”。今年已是94岁高龄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口齿清晰,行走间自如平稳。当听说要拍照时,他麻利地换了一件刚刚在建党100周年党员活动时发的红色短袖,佩戴上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更显得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当说起往事时,一如开闸的水,滔滔不绝。 ![]() 下宅口村位于泉溪镇镇区,西南侧为泉溪镇镇区,北侧紧邻武义江,东侧为泉深线公路,武义江沿村而过。1953年前后,村里的防洪江堤曾3次被洪水冲垮,大片农田被淹,房屋进水,村民苦不堪言。邵李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决心要彻底整治这一水害。 今年77岁曾任下宅口村14年老书记的徐致乾和今年74岁曾任村妇女主任的朱连球在接受采访时说,邵李南对村里最大的功绩是兴修水利。 ![]() “信任、肯干、带头”,时隔多年,今年已是83岁时任原泉溪公社书记的刘连方在接受采访说到邵李南时还是对他赞不绝口。刘连方说,当时邵李南不仅是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公社党委委员。只要公社布置的任务,邵李南都会不打折扣地完成,根本不用去催、去督促,很是让人放心。那时,各种运动多,如“烧肥运动”、“耕耙犁运动”“抗旱运动”等,邵李南都以身做则,冲锋在前,真正做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邵李南带领村里的壮劳力曾先后参与武义清溪口水库和源口水库的建设工作。刘连方说,当时邵李南是修建清溪口水库的三营副营长,经常几个月不回家,吃住在工地上。推着独轮车,他曾一人一车一天运土26方,哪里有重难险的地方,他就带着队伍冲上去。有一次,一位县领导来工地检查,对邵李南说,你也是有家有老婆孩子的人,找个时间回家看看,不要为了水库建设,丢了家。但邵李南口头答应了县领导,转过身还是一直坚持在工地上。 ![]() 至今村里还留传着邵李南的很多佳话,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邵李南去粮站交公粮,工作人员多付了他200块钱,当时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回家后,邵李南才发现这个情况,当即送了回去。一位70多岁的村民,病得奄奄一息了,是邵李南用土方把这位村民救活,使其又活了10多年。邵李南的一辆三轮车被偷了,在离家10多里外的一个村庄出现,那个村庄的一个村民看到车上有邵李南的名字,就把三轮车送了回来等等。 现在,94岁的邵李南早已儿孙满堂,儿女们都抢着赡养他。邵李南只好轮流去儿女家去住住。但他还是最喜欢在村里,每天在江堤上、在村口散散步,或看看村民田地里种的各种蔬菜,闻闻稻子的香味……。(王东方 周益明 李青芳)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