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蔬菜看山东,山东蔬菜看潍坊。潍坊是闻名全国的“菜篮子”,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蔬菜生产和集散地。“冬暖式蔬菜大棚发源地”“中国蔬菜之乡”“全国最大的优质蔬菜种苗生产基地”等荣誉都是潍坊蔬菜产业的“金名片”。政策性金融作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发行潍坊市分行(以下简称“潍坊市分行”)锚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发挥好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研究支持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新路径,提供“金融管家”特色金融服务,持续满足现代蔬菜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和服务日益旺盛的需求,2021年末,该行产业类中长期贷款余额130.2亿元,其中专项支持蔬菜类中长期贷款31.27亿元,把政策性金融“活水”引流到蔬菜产业成长的每一寸土壤。 聚焦“蔬菜产业”这个关键点 “烟台苹果莱阳梨,甜不过潍县的萝卜皮。”潍县萝卜是潍坊著名土特产,是山东省著名萝卜优良品种,2006年被认定为地理保护产品,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品牌”。潍县萝卜在潍坊市寒亭区的种植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独特的地理因素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独特的品系。近年来,寒亭区政府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打响潍县萝卜特色品牌,同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意见。 银政对接,为蔬菜产业发展“牵线搭桥”。潍坊市分行党委带头与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对接,通过召开银企推介会、银政联席会、政策宣讲等方式,介绍蔬菜产业金融服务政策,推广成功案例,设计融资方案,与多个县市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让“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依托潍坊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瞄准蔬菜产业化发展,把蔬菜产业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着力支持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以支持潍县萝卜、昌邑大姜、寿光蔬菜等特色品牌为切入点,创新“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等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农模式,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潍坊落地生根。 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是农业部、财政部批复创建的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之一。项目总投资10.87亿元,农发行审批贷款8亿元,根据项目进度现已发放6亿元。该项目负责人刘经理表示,“现代产业园项目依托潍县萝卜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支持园区高标准建设,有效整合区域产业资源,改变了过去产品贴牌多样化,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实现潍县萝卜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一根萝卜在地头上就能卖十多块钱,通过共享式创收的新模式,在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周边4000多户农民共享效益、共同致富,真正实现了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擦亮“蔬菜之乡”这块金招牌 潍坊寿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经过30多年的创新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寿光蔬菜已成为全国特色产业集群。 2022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早在2018年,寿光市就紧抓农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着力破解寿光蔬菜产业发展难题,先后提出“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大棚两改,重质量、求品质的“沃土工程”以及“走出去”的品牌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潍坊市分行通过多次与寿光市政府对接,根据寿光市实际情况,梳理、整合、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产品,秉承联合办贷“高标推进”,行领导分片联系包干、业务骨干专班推进、党委纪委联合监督,按周调度、按旬通报、按月点评,铆足劲、上紧弦,不断刷新项目营销推进“农发行速度”,形成了具有农发行自身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产品体系,为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在对寿光市蔬菜产业情况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潍坊市分行重点支持了寿光南部蔬菜大棚改造项目、寿光市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投放贷款10.2亿元,支持改造蔬菜大棚数量2200余座。项目采用“土地规模化流转+土壤改良+绿色植保+标准化+智慧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引领带动”的运营思路,全面实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经营,扩大区域品牌优势,大幅提升了蔬菜附加值。如今,寿光蔬菜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各类蔬菜大棚30多万个,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寿光蔬菜”真正让“菜篮子”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钱袋子”。 打好“蔬菜种子”这场翻身仗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拥有种子话语权才能把蔬菜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现代种业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因素,潍坊市采取多种措施,建平台、强企业,育人才,着力构建科技创新、良种繁育、市场推广、技术服务四大体系,重点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潍坊市分行围绕地方种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瞄准“种子”矛盾焦点,制定了“一揽子”营销服务计划,采取集中审议、一次办好、项目预审等措施,大力支持国际种子研发及产业发展一体化、中国农创港A区工程等多个种业贷款项目,现已累计发放贷款12亿元。 “中国农创港A区工程位于农综区核心区,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心、三农创新发展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加速器、产业配套等内容,功能定位为搭建农业科技研发、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及集成应用的高端平台,具备“农综区+”新型平台服务和“种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双重功能。”农创港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据悉,在银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最终确立了“对外租赁+自营”模式。2021年,该项目获批并顺利发放贷款3亿元,助力种子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该项目开始重点面向种业科技企业对外租赁招商,已与多家从事种苗培育、微生物菌剂研发等种业相关科技企业签订租赁意向协议。该项目也将充分发挥位于农综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构建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服务平台,服务农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筑起种业发展新高地,助力打好种子“翻身仗”,让农创港这片沃土孕育出“鸢都”蔬菜产业的新未来。 |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