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种不同声音的艺术盛宴
千年古镇上的一场当代艺术展览

2022年8月8日下午18点《上海在线---当代艺术邀请展》 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古镇
“日木三石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为:2022年8月8日——8月28日
疫情让上海这座城市少了许多线条,或者说多了许多线条?就像我们练习素描,在块面上不断排线,突然间僵住了……有人说,艺术不是添砖加瓦,而是永恒的真诚、启发和找寻。纯粹似乎没错,但纯粹的乌托邦似乎注定带有某种偏执,就像我们本身都是带着某种缺陷来到这个世间,所以我们需要彼此,需要艺术的滋养,于此同时,疫情让这座城市的许多活动都变成了线上活动。线上线下仿佛是个形容词,于是,在线便是一种状态。这次展览就像上海的不同视角,不论是我们中的谁,总能找到一个深爱上海的理由。此次展览邀请到四位居住在上海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上海就在这里。他们,我们,上海,一直在线……
陈子涵(一位十七岁的少年策展人): 此次展览主题涵盖了影像、绘画、雕塑和实验艺术作品。出人意料的是:策展人居然是一位国际高中17岁的学生,这在以往的艺术史中,是一桩前所未有的奇事,也给当地带来了一场不同凡响的视觉盛宴,人们惊叹于一种清澈别样的艺术解读,自古英雄出少年,也许艺术世界从来不缺乏奇迹,缺乏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仍然不断探索前行的激情和勇迈!展览邀请到四位充满文化、历史和哲学意味的艺术家,展览作品鼓励观者在反思过去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实践,同时保有信心的面对未来,作品质感丰富、意味深长,超越地域和材料的障碍,呈现出所见即所得的视觉逻辑,给这个具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枫泾古镇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新体验。

策展人沈金玮向来宾介绍了四位参展艺术家:




朱泓彦 艺术家、诗人、作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长期致力于对艺术创作以及哲学领域的研究,作品抽象地诠释着当下的时代,并表现出艺术家对现实的直视和对理想的执着探索。



战兴隆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上海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雕塑工作室负责人。现居上海。其作品有着突破传统的探索,也有学习传统的敬畏。技法与艺术形式多变,水墨、油墨、以及绘画、泥塑、现成品材料、烟熏、滴蜡、裁剪,声光电等各种方式,尝试雕塑,绘画,装置在无规则的世界里建造属于他自己的语言。



Joseph Stemn 来自美国的犹太摄影艺术家、作家。出生于艺术世家,于2020年赢得了IPA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 奖项,长期居住在上海,曾经担任国际学校的校长,作品往往跳脱世俗框架,有着独特的艺术视角,每一帧都堪称一首凝固的诗篇。
 

蒋昀格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现居上海。擅用纤维、丝线制作各种奇特的装置,使用中国传统工艺创造出明媚多姿的山水镜像,渲染着瑰丽神幻的艺术氛围。
展览现场:



艺术家现场发言:
朱泓彦:艺术是我认知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的体育运动,我的作品是自己对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自我解嘲以及内心的浅淡勾勒。
战兴隆:想象力是任何学科的动力源泉,艺术亦然,艺术作品不是结果是工具载体,你只能提出问题,而给不了答案,就像对深邃宇宙深处的探求,既有的知识、技术手段是有边界的,唯有想象力才能突破这个边界,界外遨游,而我只是恰巧选择了艺术创作这个手段。
Joseph Stemn:我认为作为一个画家和一个摄影师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摄影师不能因为环境而被动,摄影师要走在外面去看外界,然后想清楚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要像其他人那样看待事物那样,要寻找另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度。
蒋昀格:疫情让我想到病毒细胞的分裂。随后大家就像诺亚方舟一样,同舟共济,同时每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基因,所以我就把《山海经》当中许多动物比如龟啊,虎啊等,包括人类的基因用纤维艺术表达出来。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概念。
特别鸣谢展览支持单位:
新华在线网 、华夏访谈、搜狐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凤凰新闻、雅昌艺术头条、在艺新闻、海外艺术网、当代艺术家网、中国艺术资讯网
桔点(海南)文化传媒责任有限公司、上海骏康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莺乔服饰有限公司
星充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松翕(上海)艺术工作室
(栾新秋 陈子涵 战兴隆)
|